CLOSE

讓傳統穿越時代
將藝術還原生活

Let the tradition through the all time
Restore art to life

未來已來,路在腳下 ——第七屆成都國際非遺節武侯濃園大洋洲主題分會場活動回顧

文章來源: 發布時間:2019-10-28
分享到:

第七屆成都國際非遺節武侯濃園大洋洲主題分會場活動已落下帷幕數日,但對于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來說,2019年10月18日這天的開幕式是不平凡的一天,也是創新發展、凝心聚力的一天。


2.jpg


——這一天,嘉賓匯聚、高朋滿座。

湯加王室公主薩洛特·魯佩保烏·圖伊塔、湯家中國友協秘書長、湯加前駐華大使西亞梅利耶·拉圖,新西蘭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黃橋進、馬爾代夫駐華使館副大使索巴赫·拉希德、尼日利亞大使館公使巴帕·拉瓦爾等各國駐華大使館政要出席了開幕儀式。出席開幕儀式的還有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副司長胡雁、四川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魏在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嚴颯爽、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劉建剛、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姜斌、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多央娜姆,武侯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虹等國家部委、省、市、區領導。涉及的國家近10個,外賓累計達50余人。


5.jpg


——這一天,“圖像共生”大洋洲原創藝術展、2019成都漆藝文創交流展、“時間記憶”國際非遺手工藝展、“傳美頌德·寄愛非遺”家庭美育分享、湯加王國和新西蘭文化貿易推介會5大活動相繼舉辦,近40名國內外非遺傳承人、民間手工藝人同臺獻藝,2000余名市民現場圍觀,40余家新聞媒體記者齊聚天藝村。


本次分會場展出的原創藝術品達100余件,文創、非遺手工藝品達1000余件,瓷器修復、泥塑制作、竹編編花、樹皮畫、工筆畫、蠟光畫……這些藝術產品及相關制作都在大洋洲主題分會場進行展出。除此之外,毛利木雕、毛利綠玉石雕刻、毛利編織品、澳大利亞土著編織制品、西班牙薩努多皮革手工藝品等也參加了展出,加強了我國與其它國家在非遺保護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向世人呈現來自不同地區精彩紛呈、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3.jpg


——這一天,曲調悠揚的洞經音樂古色飄香,喉嚨頂矛武術演繹振奮緊張,穿越時光的漢服表演無比驚艷,國寶級絕活川劇變臉贏來掌聲陣陣……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B區天藝村里,處處是美景,步步是驚喜,人人笑開顏。


4.jpg


攝影師四處捕捉動人心弦的時刻,市民們挑選心儀的手工藝品,小朋友們吵著嚷著要家長購買好玩的好吃的,場面非常熱鬧而溫馨。天藝美術館展出的“圖像共生”大洋洲原創藝術展引來國內外藝術家、藝術愛好者競相觀看,創意街區“時間記憶”國際非遺手工藝展人頭攢動……


截至10月22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閉幕,武侯濃園大洋洲主題分會場總體觀眾參與人數約15萬人,其中線上(直播、活動報名等活動)參與人數約12萬人,線下(分會場活動現場)參與人數約3萬人。


未標題-1.jpg


媒體報道也是特別給力,10月18日至10月25日期間,“第七屆非遺節武侯濃園大洋洲主題分會場天藝村開幕”百度搜索相關結果約達2550個,人民論壇、中國新聞網、新華網、中國發布網、中國僑網、成都商報、川報觀察、封面新聞、四川新聞網、四川在線、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經濟時報、鳳凰網四川綜合、雅昌藝術網、四川電視臺、四川全搜索、《精神文明報》《今日武侯》、網易新聞、搜狐視頻等40余家媒體竟相報道,形成了網絡媒體、紙質媒體、電視媒體、新興媒體競相爭輝的宣傳態勢。


未標題-2.jpg


其中,《華西社區報》《今日武侯》還先后推出了參加第七屆成都國際非遺節武侯濃園大洋洲主題分會場活動的非遺傳承人專訪文章,后期《精神文明報》也將對部分非遺傳承人進行人物專訪報道,而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濃園文化”官方微信公眾號也將在后期陸續推出非遺人系列采訪推文,對此次活動進行延伸。


未標題-3.jpg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濃園人一點一滴精心籌備策劃、枕戈達旦全力以赴的前期工作歷歷在目,支持單位、協辦單位鼎力支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場景溫暖人心。

在濃園人全體同仁群策群力、一德一心、同舟共濟的努力之下,武侯濃園大洋洲主題分會場活動成功舉辦,“文創濃園”品牌得以廣泛傳播,“非遺濃園”的美麗蓓蕾徐徐綻放在天府大地的青山綠水之間。

未來已來,路在腳下。成都·2019濃園年度展吹響了作品征集的嘹亮號角,“成都創意設計周”活動的參與擺上議程,2020年全年度活動規劃正在繪制……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濃園正朝著夢想的方向不停前進!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欧美 亚洲 日韩 中文2020|奷小罗莉在线观看国产